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电梯资讯

电梯维保成蓝海市场 厂家转型空间大

2014-1-13 16:29:34      点击:

在电梯行业日趋成熟的今天,制造厂家面临着更多的转型升级。中国电梯协会理事长李守林曾表示:"增量不减、增幅下降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电梯行业发展的常态。"

未来几年,虽然业内人士可以预测到新增电梯的销售增速会放缓,但现有的庞大的电梯保有量,将支撑维保市场快速发展。业内专家预测,到2015年,全国电梯维保市场将达到336亿元。面对庞大的维保蓝海市场,转型升级将是电梯厂家取胜王道。

2015年维保市场达336亿元

据中国电梯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电梯保有量约243.6万台,稳居世界第一。根据测算,2013年我国电梯的总产量约57.97万台,同比增速约9.58%,保有量约292.24万台。

虽然未来我国新增电梯的销售增速会放缓,但城镇化发展、保障房建设、旧梯更新改造项目增多等利好消息的存在,依然会带动电梯行业持续发展。到2015年,全国在用电梯有望达到420万台。庞大的电梯保有量,为维保市场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据了解,2006年以前,每台电梯的维保费用约在8000元/年,2006年后,受到大量非厂家维保单位的冲击,每台电梯的维保费用下降至约4000元/年。如果按照每台电梯维保费用为4000元/年来计算,那么,2012年全国电梯维保市场就有97.4亿元。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明年《特种设备安全法》实施,电梯维保将得到进一步规范,更多的制造厂家会更加重视维保市场,维保价格也会有所提升。到2015年,如果仍按照每台电梯维保价格8000元/年计算,2015年电梯维保市场将达到336亿元,市场前景非常可观。

电梯维保要求已明确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电梯维保单位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电梯制造厂家,一类是具有维修保养资质的维保企业。未来究竟谁能获得更多的维保业务,完全由市场决定。

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拥有电梯制造许可的企业约456 家,但拥有安装维保资质的企业却达到了5867家。缺乏经验与培训的第三方维保公司利用超低价格占据国内70%的市场份额,而由国内主要电梯厂商维保的电梯只占到市场15%-20%的比例。

维保市场集中度低、企业维保资质良莠不齐、价格竞争激烈等成为维保市场的几大特征。据了解,国家规定维保企业必须每半个月对电梯维保一次,维保工作包 括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半个月一维保的要求很难得到落实,电梯维保往往是"走过场",经常是在电梯出现故障时,维保单位才能赶到现 场进行故障处理,日常的电梯维保往往变成了故障后的急修。

出现上述情形,主要是因为用户缺乏专业的维保理念,低价选择非专业的维保公司,造成了维保不到位等问题。若严格按电梯维保工作的操作规范执行,一次电 梯维保必须由2名维保人员一起负责,保养内容多达60项,平均一人每年维修保养不应超过30台。而一些维保公司为了揽活,每个工人一年维保电梯数量远远超 过这一数字,维保质量根本无法保证。

即将实施的《特种设备安全法》对电梯维修保养进行了明确规定,电梯的安装、改造和修理,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委托的依照本法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 行。制造厂家对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在维护保养和安全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应提出改进建议,并提供必要的技术帮助。

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杨凯表示:"为了避免责任不清等问题,用户在选择维保企业时,最好要求厂家或者厂家委托的单位负责维保质量。一方面用户可以保护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进一步规范维保市场。"

制造厂家向服务转型空间大

《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出台,进一步强调了制造厂家的安全主体责任,也为电梯行业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着人们对于电梯安全意识的增强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逐步完善,第三方维保公司的生存空间正受到挤压,接替他们的就是制造厂家的自维保服务。制造厂商自维保比例的持续提升,不仅能够减少电梯的安全隐患,同时也为制造厂家开拓了新的盈利增长点。

随着老旧电梯不断增多,电梯维保市场迎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据了解,全球超过2/3的电梯更新改造市场集中在欧美地区,每年增速保持在10%左右,在电梯保有量增长而新增需求增速放缓的大趋势下,未来维修和改造需求有望成为电梯市场重要组成部分。

在欧美一些国家,维保收入成为了电梯企业的主要收入,约占公司总收入的60%。以在欧美市场以经营为主的通力电梯为例,其维修保养和更新改造服务占比一直超50%,在全球保养的电梯、扶梯总数超70万台。

目前,国内电梯制造厂家自维保电梯比例不足30%,市场空间巨大。自2012年7月《广东省电梯安全监管改革方案》实行以来,东莞市新安装的电梯中,厂家自维保电梯比例已高达70%左右,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长远来看,只有具备向客户提供设计、制造、安装、维修、保养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服务的生产企业,未来才能在市场取得长足发展